|
首頁 >> 新聞中心 |
|
熱烈慶祝安訊電子(香港)有限公司網站正式開通 2008-06-23 |
熱烈慶祝安訊電子(香港)有限公司網站正式開通!
感謝顧客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將繼續秉承“客戶至上,誠信服務,量保證及價格合理”的服務宗旨,為客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
IC設計成本提升研發支出持續增長 2008-07-28 |
來源:中國IC網 |
據IC Insights發表的報告稱,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研發支出達到11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的100億元增長12%。研發支出占半導體營收的比率為17.5%,而去年同期為16.4%。
在2007全年度中,包括IDM、無工廠企業與純粹代工企業總共支出457億美元於新IC產品的研發與相關工程活動上,比2006年度的425億美元增長8%。 |
2007年全年研發支出占半導體營收的比重為17.9%,2006年為17.2%,1990~2007年平均比率為14.9%。 |
由於下一代IC工藝研發成本越來越高,IC設計成本暴增,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研發與工廠支出增加的速度就高於產業營收增長的速度。研發與工程支出在1990~2007年之間的平均年複合增長率為12.7%,而半導體營收的平均增長率為9.9%。IC Insights預期這樣的趨勢在未來10年還會持續,不過該公司預測2008年度的研發與工程支出將僅增長8%,至492億美元。 |
在2008年第一季度,IDM廠商花費手中的17.9%用於研發支出,無工廠企業(Fabless)是25.1%,而純代工廠商只有7.1%。 |
在2007年度,研發支出最多的10家企業依次為:英代爾(Intel)、三星(Samsng)、德儀(TI)、東芝(Toshiba)、AMD、意法(STM)、瑞薩(Renesas)、博通(Broadcom)、恩智浦(NXP)、高通(Qualcomm)。 |
1-5月電子資訊產品進出口同比增長21.2% 2008-07-28 |
來源:中國IC網 |
記者日前從工業和資訊化部獲悉,1-5月電子資訊產品累計進出口總額達349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2%,增速比去年同期低0.7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增速5個百分點。; |
其中出口額為2019.5億美元,同比增長24.1%,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外貿出口增速1.2個百分點,占全國外貿出口額的37.1%,對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38.7%,拉動全國出口增長22.9個百分點中的8.9個百分點。 |
進口總額為1479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增速比去年同期低0.6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外貿進口增速13.1個百分點,占全國外貿進口額的31.7%,對全國外貿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20%,拉動全國進口增長30.4個百分點中的6.1個百分點。 |
從出口企業性質分析,外商獨資企業出口1344.4億美元,同比增長21.7%,占全部出口額的66.6%。中外合資企業出口324.1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占全部出口額的16.0%。從出口貿易類型來看,進料加工貿易與來料加工裝配貿易仍然是出口貿易的主體,出口額分別為1405.6億美元和257.6億美元,合計占到全部出口額的82.4%。 |
2007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速持續超越整體產業水準 2008-07-28 |
來源:中國IC網 |
根據Solarbuzz最新資料,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3436MW,較2006年增長了56%,中國廠商2007年市占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而日本廠商市占率則由2006年的39%下滑至26%,日本廠商市占率下滑除了受到上游矽料供應吃緊及日本本土市場光伏系統裝置容量下降等因素影響之外,日系廠商開始佈局下一代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發展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
2007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速持續超越整體產業,2007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400MW,較2006年的181MW大幅增長了120%,2007年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占率由2006年的8.2%提升至2007年的12%,在上游矽料供應持續吃緊下,薄膜太陽能電池通過電池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以及大面積生產的成本優勢,其市占率有進一步提升空間,EPIA預估2010年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占率有機會上看20%。 |
美國iSuppli調查:08年Q1全球半導體市場AMD銷售額份額擴大 |
來源:中國IC網 |
電子設備及半導體等市場調查公司美國iSuppli,於美國時間2008年7月1日公佈了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調查結果。資料顯示,08年第一季度美國AMD的銷售額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2.2個百分點,擴大至13%。而美國英代爾的銷售額份額占79.7%,比上年同期減少0.7個百分點。 |
iSuppli首席分析師馬修•威爾金斯(Matthew Wilkins)介紹:“去年一年間,AMD的個人電腦用半導體產品,尤其是臺式機用產品線得以擴充”。他還說:“通過上市臺式機用最新處理器Phenom,積極推出三核及四核產品,AMD得到了普通用戶和企業用戶兩方的支持”。
在AMD新獲得的份額中,約有一半奪自英代爾,其餘則奪自小規模供應商。另外,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AMD和英代爾的合計銷售額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4個百分點,達到92.7%,而小規模供應商的份額則在進一步縮小。 |
由於全球半導體需求勢頭良好,因此兩公司的平均銷售價格均比上季度有所上升。iSuppli分析,價格的穩定體現出兩公司間的價格競爭已趨於平靜。 |
在此次的調查中,調查對象還包括RISC等x86以外的通用處理器。 |
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同比增長超過4成 2008-07-28 |
來源:中國IC網 |
近日,賽迪顧問發佈的中國2007年汽車ic37發展狀況的研究成果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產品銷售額達到1215.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但未來市場增長將趨緩。 |
2007年,中國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汽車產量加速增長,達到近888.2萬部,而轎車依然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最強勁動力,轎車比重進一步擴大,達到總產量的54.3%。同時,汽車產品的升級也在不斷加快步伐,其中一些中、高檔轎車開始其“中國製造”的進程,新車型推出速度加快,部分新車型與國際同步上市,與此同時,老車型也在進行產品升級改進。高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的地位不斷攀升,使得中國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的“必爭之地”,同時汽車ic37也隨之高速發展。 |
6月27日,由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與吉林省資訊產業廳共同主辦,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如期在長春成功召開。本屆論壇以“把握商機 合作共贏”為主題,廣邀各界嘉賓,就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中的新熱點、新問題展開討論。論壇上,嘉賓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聚焦新興市場與技術前沿,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市場前景、技術走向、產業環境以及競爭趨勢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專業而深入地探討。
汽車ic37快速發展 |
在中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直接推動下,2007年中國汽車ic37發展勢頭不減,增長率相對於2006年有所提高,全年汽車電子產品銷售額達到1215.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在經過了2003年的井噴式增長後,從2004年開始,中國汽車ic37開始進入一個穩定的高速發展時期,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8.5%。 |
|